夏至,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,在每年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間開始,曆書記載:「日北至,日長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」意思就是說夏至是陽氣最旺盛的季節了,接下來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,白日時間漸漸縮短,而此時也是體質虛寒的人,可以開始進行「冬病夏治」的大好時機。

偶爾晝夜溫差大,不過端午不收衣

台灣有句俗話說,不過端午不收冬衣,端午所在的芒種時期,偶爾還會有晝夜溫差大的情況,但到了夏至,之後有所謂三伏天,也就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,此時人們容易食慾不振,身體煩熱,長年有過敏性鼻炎及哮喘、支氣管炎等體質偏寒的人,可以配合在夏至時期,在人體背部特定的穴點進行藥物敷貼,以夏季的心火剋至秋季的肺金,期待鼓動陽氣,增強免疫力,利用中醫五行相克的原理養生,扶正去邪,固本培元,使好發於秋冬的「冬病」,能在夏至時達到「夏治」的目的。

北回歸線經過嘉義和花蓮,梅雨季節正式結束

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:「一候鹿角解;二候蟬始鳴;三候半夏生。」意思就是指立夏時節鹿的前角便會開始脫落,由於鹿屬陽,角往前長,古人認為夏至時陽氣最盛,接著便開始衰微,於是鹿角也開始脫落,而夏天的蟬,又稱「知了」,雄蟬在夏至時便會鼓翼而鳴,天南星科的半夏在夏至後也開始生長,因為半夏是喜陰的植物,所以在夏至後才開始生長,由此也可得知夏至實為大自然的分界點,此時北回歸線恰好經過嘉義縣水上鄉及花蓮縣瑞穗鄉,梅雨季節已正式結束,緊接著是颱風的旺季,而此時也正是中醫養生中相對困難的時期,此時建議「心靜自然涼」,在炎熱的夏日裡,更當避免風扇及空調直吹,以免寒邪驟然入侵引起感冒症狀,同時也要避免在烈日下曝曬,以免中暑。    

何首烏(中藥材) 

何首烏
 

何首烏學名為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.,為蓼科蓼屬何首烏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乾燥根莖,原產於中國江蘇、浙江、廣東、廣西、河南、安徽、貴州、四川、南嶺諸州,順州南河縣、賓州牛頭山等,而台灣特有品種,分布於全台低到中海拔山區之原野或森林中,不像大陸生產的粗壯根莖,台灣種的塊莖狀似人形,民俗療法中被用於風溼及關節疼痛,也有用於緩解感冒、溼咳等,而相傳何首烏藤是一種一根兩藤的植物,日間兩藤分開生長,夜間卻交纏一起,故又名夜交藤,乾燥藤具有養血安神,去風通絡的效果,經常使用於失眠多夢等情況,但由於台灣何首烏為一種蓼科的纏繞藤木,蔓延性強,但塊莖不大,所以被學者視為會影響其他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害植物。

相傳古時有一姓何的人,已到花甲之年,頭髮發白、身體虛弱。一日在山中遇有一不明植物,掘其根塊食之,之後因常服用此植物塊根,不久頭髮變回烏黑,而且身體轉好,因而將此植物稱為何首烏。又一傳說漢朝才子司馬相如,因長年勞碌而頭髮早白,漢武帝派太醫為其醫治,太醫給司馬相如吃了一種不知名的丸藥後,白髮竟轉為黑髮,因為太醫姓何,便將此藥稱為何首烏。當然傳說不可考,但是何首烏黑髮的功效,卻深植民間傳說。

中醫認為何首烏性平微溫味苦甘澀,有補精髓,益血氣,烏鬚髮,消瘰癘、散癰腫、益腎、養血、祛風等作用,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何首烏含多種酚類化合物,根含大黃酚、大黃素、大黃根酸等多種蔥醌類衍生物;含有卵磷脂,有強壯神經作用;含有大黃根酸,有促進腸管蠕動作用,能阻止膽固醇沈積,幫助減輕動脈硬化。

體質燥熱的人在夏至時節,可以多吃一些能養肝陰,又能順應此夏至陰陽互轉時節的食物,如「何首烏雞」來增強體質。可以準備烏骨雞一隻、何首烏50g。先將烏骨雞整隻汆燙備用,將何首烏以二十杯的水煮成十五杯過渣取汁,再把整隻雞加上何首烏汁,小火燉煮一個半小時即可。

何首烏可補肝益腎,養血祛風;雞肉可補五臟,益氣力,壯陽道,添精髓。兩者合用具有滋肝養腎、扶陽助陰的功效。此外何首烏還能促進造血、增強人體免疫功能、保肝降血脂、抗動脈粥樣硬化、同時富含維生素E可預防皺紋產生、還可潤腸通便,可說是養生食療中的佳品。

少陽—手少陰  神門穴

在夏至時節可以多按摩「神門穴」養生。順著小拇指指骨往下滑到手腕橫紋相交處,此處有個凹陷點,就是「神門穴」,神門穴是心經上的原穴,是人體各部位傳輸氣血的重要穴位,此穴位於手腕內側腕橫紋下一橫指,按摩神門穴可以刺激自律神經,幫助血壓回到正常數值,對於心火引起的腸胃不適和神經系統疾病也有很好的幫助,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越來越大,常常受到失眠的困擾,經常按壓神門穴,也可以寧心安神,幫助提高睡眠品質,降低因失眠引起其他疾病的機率,並在繁忙的生活中,得到放鬆紓壓,恢復健康。

神門穴
 

本圖/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商務出版《彭溫雅醫師的二十四節氣養生書:台灣在地藥材、食材及穴位養生法》 

arrow
arrow

    彭溫雅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