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時節想降肝火旺!

彭溫雅中醫師建議:心浮氣躁、心神不寧時,可多吃點「芹菜」!

轉貼至:http://www.storm.mg/lifestyle/240891

清明時節想降肝火旺!彭溫雅中醫師:心浮氣躁、心神不寧時,可多吃點「芹菜」!

彭溫雅 2017年04月03日 12:00 風傳媒

彭溫雅

彭溫雅中醫師:先認識自己的體質才能吃對食物養生!(圖/作者提供)

 

清明,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,在每年四月五日至六日間開始,曆書記載:「春分後十五日,斗指丁,為清明,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,蓋時當氣清景明,萬物皆顯,因此得名。」指清明時節蘊含天清地明之意,天氣晴朗,草木茂盛,正是氣候回暖,生機蓬勃的季節。

 

清明踏青出遊,須預防日夜溫差大

清明也是台灣傳統踏青出遊、外出掃墓的重要節日,通常家中長輩在追悼祭祀先人的同時,難免有觸景生情、傷春悲秋的情緒,也比較容易出先悲傷及負面的情緒,加上此時雖然還是吹著東南風,但尚未脫離東北季風期,因此早晚溫差仍大,經常有清明踏青的人,平時缺乏運動,突然逞強登山或過度勞累悲傷,反而使身體過度疲勞,甚至著涼感冒。

因此在清明時節,務必要注意調理體內旺盛的肝氣,以免加重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的負擔。

 

台灣特有的栗背林鵪鳥出沒在阿里山

中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:「一候桐始華;二候田鼠化為鵪;三候虹始見。」意思就是指清明時節正是桐花盛開的季節,台灣彰化以北的山區、東部的台東、花蓮,到處都能欣賞到滿山滿谷桐花盛開的美景,這是台灣客家人經歷兩三百年開山闢林的經濟作物,桐花強韌的生命力,也反映出客家人的硬頸精神。接著,在田裡的田鼠因為艷陽高照,全部跑到地洞中避暑,田間看不到田鼠,反而看到喜愛陽氣的鵪鶉鳥,台灣特有的栗背林鵪鳥,在阿里山及大雪山經常可以一尋芳蹤,而清明時節雨紛紛,雨後的彩虹更是藍天中最美麗的風景了。

莧菜

莧菜

莧菜(圖/作者提供)

莧菜學名為Amaranthus inamoenus,莧科,屬一年生植物莧之莖葉,在台灣是常見蔬菜,各地均有栽培,品種分為白莧和紅莧兩大類。春夏季為主要栽培時期,耐高溫、生長迅速、又少病蟲害,同時富含多種營養素,包括蛋白質、胡蘿蔔素、鐵質等等,均含量豐富。
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莧菜『甘、冷利、無毒,具有補氣除熱,利在小腸,治初痢』等功用。中醫認為,莧菜具有解毒清熱、補血止血、抗菌止瀉、消炎消腫、通利小便等功效;而民間喜歡吃紅莧菜,富含鐵質與鈣質,甚至不輸菠菜,但莧菜屬於涼性蔬菜,體質虛寒或腸胃衰弱、經常性腹瀉者,不可多吃。同時莧菜屬高鉀食物,腎功能不佳者應避免食用過多。 體質燥熱易上火的人,在清明時節可以多吃莧菜來增強體質。

《本草圖經》記載:莧實味甘,去寒熱,久服益氣力,不肌,輕身。莧菜含豐富鐵質,容易被人體吸收,經常服用可增加血紅蛋白含量,並促進腸胃蠕動。平時可以取新鮮莧菜洗淨後,以蒜末爆香,清炒或汆燙一下,待莧菜變軟,即可食用,或煮成莧菜小魚羹,都是很常見的料理方式。

芹菜

芹菜

芹菜(圖/作者提供)

芹菜學名Apium graveolens,為繖形科芹屬草本植物,生長於美洲、歐洲、亞洲及非洲一些帶鹽分的土壤,原產於地中海地區,在義大利菜中經常作為辛香料使用。芹菜全株均可入菜,其根、莖、葉和籽都可以當藥用,一般以莖部最常拿來食用,台灣地區以彰化、雲林生產最多,品種有鴨兒芹、西洋芹、荷蘭芹、山芹菜、水芹菜等等。

芹菜富含維他命A、C、蛋白質、胡蘿蔔素、纖維素、鈣、磷、鐵等,芹菜葉片富含硫、鉀、鈣、鈉、鎂等微量元素,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芹菜具有降血壓、降血脂等效果,依葉柄形態,可分為中國芹菜和西洋芹。中國芹細長而中空,香味濃,主供炒煮及佐料,而西洋芹葉柄肥大富肉質,香味淡,主供生食,也可炒煮,兩種都適合拿來打蔬果汁。

台灣芹又分為白梗芹與青梗芹,白梗芹,葉柄粗大、纖維柔軟,香氣較不濃,適合拌炒;青梗芹,葉柄較粗,但香氣濃郁,通常用來煮湯或者炒米粉,可提升香氣與鮮味。 體質偏熱的人在清明時節可以多食芹菜等甘涼的食物,來增強體質。

芹菜性涼味辛甘,可以平肝清熱,袪風利濕,具有健胃、降血壓、降血脂的作用。平時可以取芹菜200克,紅棗50克,熬湯分次服用。除了可治療高血壓外,還可安撫焦躁情緒,並能中和體內鈣質及酸性物質,可清血管保護腦部神經。經常食用芹菜,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,也有助於清熱解毒、去病強身。下次心浮氣躁、心神不寧時,可以吃點芹菜的料理,對於穩定情緒、消除焦慮也有幫助哦!

銀耳(中藥材)

銀耳(中藥材)

銀耳(圖/作者提供)

銀耳學名為Tremella fuciformis,又稱白木耳,是銀耳科銀耳屬真菌銀耳的子實體,為白色或帶黃色,半透明,呈雞冠狀,有平滑柔軟的膠質皺褶,寄生於朽腐的樹木上。中國的四川、貴州、福建、江蘇、浙江等地區是銀耳的主要生產地區,每年四至九月間採收,五月與八月為盛產期,乾燥的銀耳在食用前需要泡發。

台灣多處有小規模種植銀耳,如台中新社及霧峰、南投埔里等地,多以段木栽培法及塑膠瓶培養法,新鮮銀耳所含的多醣體可以促進腸胃消化。

中醫認為銀耳性平味甘淡,具有滋陰潤肺、益氣和血之功效。現代研究發現銀耳含有的多糖類物質,對抗衰老有幫助;維生素B1對穩定精神、增強體力和幫助消化等有幫助;維生素B2有助於強化脂肪代謝、減緩眼睛疲勞;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,排便順暢。銀耳經燉煮後口感滑潤,也是因為其中豐富膠質,因此稍加燉煮較軟嫩,膠質也較多。

體質燥熱的人在清明時節可以多吃銀耳來增強體質。因為春天正是升發的季節,此時不宜多食發物,如春筍等,以免搧風點火,火上加油,建議可以多食滋陰柔肝之品,如銀耳,以平肝潛陽。銀耳除了能滋陰潤肺,養胃生津,還可活血、補腦、強心,不但養顏美容,更能改善血管硬化。食用時可取一兩銀耳發泡過夜,蓮子四兩,大棗十枚及適量清水,首先將發泡後的銀耳去蒂頭並川燙過,鍋中水煮沸,放入蓮子續煮二十分鐘,加入銀耳再煮十分鐘後悶一下,加冰糖煮溶即可。

 

少澤穴

少澤穴

穴道。(圖/作者提供)

手太陽小腸經 少澤穴 太陽經絡,是陽氣大盛的經絡,手太陽小腸經,與手少陰心經相為表裡,起於少澤穴,止於聽宮穴,其詳細的循行方向為由手的小指末端外側,靠近指甲旁,沿著小指側往上行,經過小指側的高骨,沿著前臂經過手肘內側進入上臂,從肩峰繼續上行,往上與背部外側膀胱經、三焦經及膽經相交於兩肩之上,入缺盆,絡心貫膈至胃入小腸;支脈由缺盆上行至「眼外角」,入耳內;另一支脈從頰部出眼眶下至鼻部,再達「眼內角」,並斜行於顴骨部,耳前之聽宮穴。

因此小腸經與頭面部諸疾,如眼睛不適、耳朵重聽、咽喉腫痛、肩部麻痺等症狀相關,我們可以在清明時節,多按壓小指的「少澤穴」,來保健身體。 小指的「少澤穴」為小腸經之井穴,對於乳腺炎、乳汁分泌不足、頭痛、目腫、咽喉腫痛等症狀有改善的作用。

少澤穴位於小指靠外側指甲根部,按壓時可以以右手的拇指及食指,捏住左手小指兩側,力道輕而重,反覆多次,可以調整自律神經及內分泌,進而安定身心來休養生息,同時也有放鬆身心,順暢血液循環的效果,良好的血液循環不但是健康與美麗的關鍵,更能有效改善胸悶心悸的現象。我們可以將拇指指端和食指圈成圓形,掐住小指指甲兩側的部位,以逐漸用力的力道施壓,如果小指指頭感覺疼痛感時,立即鬆開,再繼續施作,掐住的時間要短,間隔數秒時間再繼續。清明時節,每天早上掐一分鐘,便能讓小腸經通暢,免疫力提升唷!

本圖/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商務《彭溫雅醫師的二十四節氣養生書:台灣在地藥材、食材及穴位養生法》
責任編輯/蔡昀暻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彭溫雅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