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Sep 11 Tue 2012 16:22
【節目預告】9/11 PM8:00CH33 [超視] 請你跟我這樣過 "孩子長不高都是爸媽的錯?!"
- Sep 10 Mon 2012 16:55
【節目預告】9/12CH33[超視] 請你跟我這樣過 PM8:00 "女人吃補健康迷思大考驗"
- Sep 10 Mon 2012 12:00
【節目預告】9/12 晚上11點 超視CH33-大小姐進化論 "為何小毛病會變大麻煩?"
- Sep 05 Wed 2012 21:23
【原廠認證】 正宗CPT電波拉皮THERMAGE原廠認證
這些認證可是得來不易
畢竟電波拉皮大家都知道是對醫師來說技術門檻很高
對患者來說入手門檻也不低的療程
為了保障大家花了錢 都能得到理想、滿意的效果
這樣的認證可說相當必要
因為這除了代表著原廠的肯定
也代表著患者能夠安心!
放大一點來看
這是彭溫雅醫師的
這是林晉裕醫師的
也就是溫亞中西醫醫美聯合診所的醫師們
都已取得認證資格喔!!
在Thermage的原廠官網裡
也已登錄溫亞中西醫醫美聯合診所為北區代表診所之一!
對電波拉皮有興趣了解的朋友~
別忘了看一下
彭溫雅醫師的體驗案例: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wenyaclinic/435971
王阿姨體驗案例: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wenyaclinic/442461
彭溫雅醫師新聞報導: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wenyaclinic/439723
認識正宗拉皮:
http://wenyacmac.com.tw/cosm/cosmb05.php
- Sep 05 Wed 2012 19:14
【節目預告】9/7(五) 5點【樂活101 】訪問彭溫雅醫師新書"順著24節氣排毒養生"
- Aug 30 Thu 2012 15:04
【體驗案例】【遇見美麗】做個善待自己的美麗女人
引用連結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gracekuo0720/8121352
\
這是剛到診所時,有上一點BB霜的照片,先來一張,等一回兒可以來做個比對。
首次來到診所做「杏仁酸換膚」,因為皮膚超乾的,之前有做過果酸換膚~~~結果皮膚果然紅腫又乾澀,
令阿雪有一陣子只要聽到「換膚」兩個字,都和「乾澀」劃上等號。
所謂的杏仁酸換膚是「最溫和」的果酸換膚~~~於是愛美的阿雪決定冒著皮膚乾澀的險,
來一次換膚療程,
美容師告訴我,只要加強保濕就好,這不會像一般的果酸換膚那麼乾澀。
準備開始換膚療程了,必須要把BB霜弄掉……
說真的…阿雪的皮膚就是太乾,加上最近敖夜(其實已經是長期是夜貓族了)
所以沒了BB霜後,皮膚上的小粒痘痘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(NO~~~大哭)
在療程之前,一定要先瞭解一下杏仁酸換膚的效果如何,
於是阿雪查了文獻,
原來杏仁酸是經研究證實交果廣泛的煥膚成份,
曾經於美國猶他洲鹽湖城市的Gateway美容與雷射中心,
經過三年1100人次臨床使用後發現對於「色素沉澱」、「發炎產的青春痘」、「因陽光照射的老化肌膚」有卓越的效果。
再來一張「超近照」,那原本躲起來的小痘痘,是不是…更明顯了?! (攤手)
這…這…這…到底是誰的皮膚,怎麼糟糕成這樣?(絕不承認那是阿雪的)
先塗上一層換膚配方,感覺一冰冰涼涼的。
接下來是「導入」的過程。
「導入」完成後,「敷面膜」是最後一道程序。
整個療程結束後,明顯感覺皮膚光滑許多,紅紅的痘痘也退了不少。
肌膚明亮之後,感覺「黑眼圈」似乎更明顯了…
用手摸摸剛做完療程的肌膚,還真的有「滑溜滑溜」的感覺呢!
美容師特別交待以下幾點:
一、療程後若部位有結痂或輕微脫皮現象為正常的。
二、暫時改用較溫和的洗面產品,盡量不要用毛巾或化妝棉揉刺臉部,也不可以使用磨砂膏或含顆粒的洗面乳。
三、當日要避免化妝,視情況在隔日可化「淡妝」,建議三天內不要濃妝。
四、三日內不可以洗溫泉、三溫暖或游泳。
五、千萬不要做「日光浴」,出門要使用SPF30以上的防曬產品。
六、三天內不要使用A酸相關產品。
七、一定要「加強保濕」。
好康報報】
美容師人真的太好了,送了阿雪「六張888換膚卷」,有興趣的朋友,快留言給阿雪索取哦!
或是來信:gracekuo0708@gmail.com 告訴阿雪,你想要換膚券張數。
注意哦!換膚券使用期限到2012年9月30日止。所以在這時間內可以去體驗的朋友們才來索取哦!
「溫亞中西醫聯合診所」的環境幽雅,
是少見的「中醫」和「西醫」合併的醫美院所,
看了院所的目錄,還有一些療程也想要來試試看,
下次再來分享別的療程吧!
- Aug 28 Tue 2012 15:54
【節目預告】8/29(三)CH36 [超視] pm8-【請你跟我這樣過】 "熬夜熬過頭 健康沒搞頭"
- Aug 27 Mon 2012 21:53
【醫師專欄】別被瘦小腹的迷思給騙了
許多人時常來電或網路留言, 詢問彭溫雅醫師在某個節目上談論的某個話題
為此小編特別將一些彭醫師在節目上探討的主題整理給大家~
繼「水腫不再來」之後
接著就是『別被瘦小腹的迷思給騙了』
迷思:是不是解決了便秘問題小腹就會變平坦?
解謎:
這要看造成小腹凸出的主因,是否真的為便秘。如果是因為便秘而造成小腹凸出,就要試著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,多吃一些高纖維的食物,平時也要多喝水,這樣才能夠改善腸胃的蠕動,解決便秘的問題。
其實便秘並不是小問題,如果體內的廢物沒有正常的排泄,讓毒素一直留在體內的話,就會影響到人體的代謝功能,還會讓肌膚變得沒有彈性,嚴重甚至會導致大腸癌等病變。
確實有很多人,是因為體內累積過多的宿便,才會導致小腹便便,但也有些人是因為被過多的脂肪包覆住,卻還怪罪給便秘,如果是這樣的例子,你可能就會發現即使排便狀況變得很順暢,小腹依舊在身上,所以建議大家在努力改善腸胃蠕動的同時,也要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,但是千萬不要亂服用減肥藥、瘦身茶等產品,初期也許會收到明顯的效果,但如果不了解其中的成分,之後可能就會要你付出代價,畢竟驗出有瀉藥成分的減肥藥不在少數,甚至有人因為長期服用,導致臟器嚴重受損。
迷思:不吃澱粉就能瘦小腹?
解謎:
有人說過,只要徹底杜絕澱粉,就能夠杜絕脂肪,導致有很多人勒緊肚子,看著自己最愛的麵包、牛肉麵、咖哩飯,卻連一湯匙都不敢動,如果覺得肚子餓,只好一直吃熱量較低的蔬果。
但其實這是個不正確的觀念,減少澱粉的攝取,並不一定會讓你的小腹瘦下來,反而會造成營養失衡,如果你完全杜絕澱粉類,就會讓你的身體缺少能量,也會讓你的生活失去活力,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,明明睡的很多,卻還是感到有氣無力,也許就是因為你沒有攝取足夠的營養。而且如果你攝取熱量低的蔬果類食物,會更容易讓自己感到飢餓,所以必須在熱量高及熱量低的食物當中,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,如果攝取過多高熱量的食物,會對身體造成負擔,但如果只攝取低熱量的食物,就會導致營養失衡,所以不管是哪一種類型,都要拿捏好分寸,皆是不要太多,但也不要太少,剛剛好就好。
如果你沒辦法拿捏好分量,不妨可以選擇一些對身體有益的澱粉類食品,像是地瓜、糙米、全麥等,這些澱粉類食品可以讓你有飽足感,也可以讓你充滿精神,而且這些澱粉類的分子較小,比起其他的澱粉,更容易被身體吸收、分解,造成的負擔也比較小。
迷思:多做仰臥起坐就能瘦小腹?
解謎:
有一些健身教練說過,仰臥起坐是個很好的運動,不僅可以消除腹部的脂肪,還可以讓腹部變結實,但是造成小腹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種,並不一定是因為脂肪的堆積,有人是因為長期便秘,有人是因為姿勢不正確,如果所有狀況都想用仰臥起坐來瘦小腹,恐怕是無法心想事成的。
如果想要瘦小腹,必須要懂得對症下藥,要先搞清楚是甚麼原因造成小腹肥胖,再想辦法解決。如果是因為長期便秘,就要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;如果是因為長時間坐著,沒時間運動,就可以適度地做仰臥起坐,但也不要做過量,以免拉傷脊椎;而如果是想要燃燒脂肪,只做仰臥起坐恐怕是不夠的,平時還可以搭配其他的運動,要讓肌肉有足夠的活動,才有辦法達到脂肪燃燒的目的。如果你沒搞清楚原因,就一昧的做仰臥起坐,恐怕就會發現,不管做多少,小腹依舊沒變小。
迷思:穿束腹就可以穿出平坦的小腹嗎?
解謎:
電視上的女明星總是說,她們用來維持好身材的東西,就是束腹及緊身衣,還有剛生完孩子,卻能夠立即瘦身的媽媽,也說並沒有刻意減肥,就只是穿著塑身衣,難道塑身衣的效果真有那麼好?
如果你剛開始嘗試塑身衣,可能會因為收到的成果而感到驚喜,所以開始每天穿,24小時都不脫下,但塑身衣其實是沒有瘦身效果的,它有的就是”塑身”的效果。穿著束腹,可以讓小腹被塑型,所以可以讓小腹變得平坦,但吃進去的東西還是會被人體分解為脂肪,只是不會堆積在小腹而已,也許會堆積在手臂、小腿,難道你要全身都穿上塑身衣嗎?
而且,如果你穿過塑身衣就一定會知道,塑身衣非常地緊,如果不習慣,一定會感到很痛苦,輕微或許只會感到不適,如果身體狀況不好的人,可能就會感到消化困難,平了小腹,卻對其他地方造成負擔,想必也是得不償失。
人人都想瘦小腹,但是正確的方法還是很重要的,除了上面提到的錯誤迷思之外,下面還要替大家介紹一些對於瘦小腹很有幫助的穴位,不妨可以運用這些穴位來做塑身或是埋線,不僅可以改善便秘,還能夠抑制食欲、促進脂肪分解,不論你是哪種類型的小腹便便,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,來選擇不同的穴道。
1. 左梁門、右梁門、巨闕、中脘、下脘: 這五個穴位,是中醫常用的塑身穴道。
2. 中樞、水分、四滿、肓俞: 可以促進排便、改善腹脹。
3. 天樞: 可以清除宿便,改善長期便秘,也能夠降低食慾。
4. 氣海: 適用於產後肥胖的狀況。
5. 關元: 如果是因為婦科問題而造成肥胖,就可以針對此穴道來做調整,也很適合中老型肥胖的狀況。
- Aug 27 Mon 2012 12:00
【節目預告】8/29 (三)6、10點 超視CH-33<食在有健康>"暈車暈船怎麻辦"
- Aug 27 Mon 2012 10:48
【醫師專欄】水腫不再來
許多人時常來電或網路留言, 詢問彭溫雅醫師在某個節目上談論的某個話題
為此小編特別將一些彭醫師在節目上探討的主題整理給大家~
接著就是『水腫不再來』
*水腫原因大解析
以中醫的角度來看,我們會將水腫的原因分成三種類型,下面就要替大家分別介紹。
1. 濕熱腫脹型:
這種類型一般都會發生在運動量曾經很大,但是卻突然銳減的人身上,這種類型之所以會導致下半身腫脹,是因為肌肉壯大的關係。對於這種類型的患者,我們通常會建議可以多服用能夠利尿消腫、清熱除濕的藥膳及食材,平時也可以多作一些拉筋的運動。
2. 氣滯血瘀型:
這種類型一般都會發生在需要經常久站的人身上,因為經常久站的人,容易會有下肢靜脈區張、肌肉腫脹的狀況,對於這種類型的患者,我們通常會建議可以多服用能夠化瘀消腫、理氣活血的藥膳及食材。
3. 氣虛水腫型
這種類型一般都會發生在需要經常久坐的人身上,因為經常久坐的人,通常都很缺乏運動,肌肉就會比較柔軟,以致於容易導致虛胖型水腫,對於這種類型的患者,我們通常會建議可以多服用能夠消腫、補氣的藥膳及食材,平時也可以多作一些鍛鍊肌肉的運動。
除了上述三種生理性水腫之外,還有另一種可能是病理性水腫,像是腎病、肝臟硬化、心肺衰竭等問題,都有可能會導致水腫,所以如果你有水腫的症狀,在改善生活習慣之後,依舊沒辦法解決,最好就要就醫檢查。
*穴道按摩改善下半身水腫
相信很多人都受到下半身水腫的困擾,有時努力地改善飲食習慣,收到的療效卻也不如預期,這時不妨就可以嘗試穴道按摩,下面就要替大家介紹一些能夠消水腫的穴道及按摩方式。
1. 殷門穴
殷門穴位於大腿正後方,在承扶穴的下方,這個穴位可以幫助消耗腿部的脂肪,雕塑腿部的曲線,平時可以對此穴位進行長時間的指壓。
2. 三陰交穴
三陰交位於內腳踝上方,骨頭後緣的凹陷處,這個穴位可以幫助消除腿部的浮腫,也可以調理女性的內分泌。
3. 膝陽關穴
膝陽關穴位於膝蓋外側,這個穴位可以幫助提升人體的吸收,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脂肪消耗,平時可以用指關節多敲打,但力道不要太重。
4. 環跳穴
環跳穴位於臀外側部,這個穴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消耗推積的脂肪,對於消除下半身水腫,有很明顯的療效,平時可以用指關節對此穴位做圈狀按摩。
5. 承山穴
承山穴位於小腿肚肌肉轉換成肌腱的中央,這個穴位可以幫助消除小腿水腫外,平時可以針對此穴位做按壓。
*這樣吃~改善下半身水腫
所有的女性一定都想要擁有名模般的美腿跟翹臀,不過事情往往不是那麼順心如意,所以大家才會說,減肥是女人一輩子的課題,但是妳有沒有發現,很多人不管怎麼減,也許臉跟身體都變瘦,唯獨下半身就是瘦不下來,如果是這種狀況,罪魁禍首恐怕就是水腫,其實水腫跟肥胖是不一樣的,造成水腫的原因不一定是脂肪堆積,而是妳的生活習慣不佳,上面有提到導致水腫的三大類型,這邊就要替大家介紹,如何透過飲食,來改善下半身水腫。
1. 濕熱腫脹型:
建議藥膳: 茵陳赤豆冬瓜湯
使用材料:茵陳、赤小豆、冬瓜(要特別補充說明的是,冬瓜消水腫的功用來自於皮,所以熬湯時要連冬瓜皮一起熬煮)
其餘建議食材:西瓜、黃瓜、玉米鬚、荷葉等。
2. 氣滯血瘀型:
建議藥膳:消腫茶
使用材料:山楂、陳皮、洛神花
其餘建議食材:玫瑰花、牡丹皮、蓮藕等
3. 氣虛水腫型
建議藥膳:茯苓薏仁湯
使用材料:茯苓、薏仁、紅棗、蓮子
其餘建議食材:生薑、白果、黃耆等。
除了上述三種類型的食療,還有一些飲食,是非常不適合水腫患者食用的,像是辛辣刺激、生冷、油膩、高鹽等食物,最好都不要食用,另外連喝水也要懂得限制,一天最好不要超過2000c.c,如果症狀嚴重,最好就要再減少,而鹽分更是連碰都不要碰。
*彭醫師補充妙計
彭醫師在替病患看診的時候,經常會聽到病患提到下半身水腫的困擾,但有很多人都分不清水腫及脂肪堆積的分別,所以首先要教大家如何驗證水腫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,你可以用手去按壓你認為有水腫的部位,如果肌膚沒有立刻彈回來,而是慢慢地恢復原狀,就表示那邊有水分堆積,也就是俗稱的水腫,接下來就要跟大家分享彭醫師的消水腫妙招,讓你徹底擺脫水腫問題。
1. 少吃含鈉量高的食物
鈉會讓水分不容易排出身體,所以如果受到水腫困擾的人,就不要吃含鈉量過高的食物,像是泡麵、罐頭、蜜餞、零食等,做菜的時候,也要使用低鈉鹽會比較好。
2. 多吃一些有利尿作用的食物
雖然說水腫患者不適宜喝太多水,但如果一直不喝水,也可能會造成脫水狀態,所以要懂得控制體內攝水的平衡,除了一天不要喝超過2000c.c之外,喝水時也不要太急,一口一口喝,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能夠幫助利尿的食物,像是綠豆、薏仁、紅豆、冬瓜、菠菜、木瓜等,都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水分,其他像是咖啡、紅茶等飲料,也都能夠幫助利尿,但因為攝取過多的咖啡因也是不好的,所以這類的飲料就不能喝太多。
3. 遠離甜食,選擇合適的飲品
甜食也是造成水腫的一大禍害,所以最好要遠離甜食,不管是含糖的飲料或是蛋糕,最好都不要食用,可以多喝一些不加糖的薏仁水及玉米鬚茶,都有助於利尿,也可以補充水分。
4.
- Aug 26 Sun 2012 12:01
【醫師專欄】牙齒問題,一網打盡(下)
前情題要 【醫師專欄】牙齒問題,一網打盡(上)
引發口臭的成因有哪些?
會導致口臭的原因其實有很多種,但罪魁禍首其實就是口腔問題,我們吃下食物後,細菌會將殘渣分解,然後將其附著於牙齒周圍,以致於容易散發異味。而如果食用味道比較強烈的食物,像是大蒜、洋蔥等,也都容易會導致口臭。
而在睡覺時、或是抽菸後,人體的口腔會有黏液分泌不足的問題,所以口腔內會變得比較乾燥,導致較老廢的細胞就會堆積在牙齦、舌頭、及臉頰內側,這些細胞被細菌分解後,一樣會黏著在牙齒周圍,導致散發不好聞的壞口氣。
不過,之所以會造成口臭,原因可能不只這些,有時候口臭也可能是糖尿病、肝衰竭、或是肺部疾病的警訊,所以你若是有這樣的問題,最好要多加小心注意。
如何改善或預防口臭:
下面將用條列的方式,告訴大家如何改善或預防口臭
1. 吃完東西一定要刷牙,而且不只牙齒,舌苔的部分也要刷乾淨,因為如果沒有將食物的殘渣刷乾淨,細菌很容易會留在舌根。
2. 每天吃完東西都要使用牙線剔牙,這樣才能清除留在齒縫中的食物殘渣跟牙菌斑。
3. 多嚼無糖口香糖,因為這樣可以刺激唾液分泌,幫助清除細菌以及食物殘渣。
4. 為了保持口腔的濕潤,讓口腔可以分泌充足的黏液,必須要補充足夠的水分。
5. 盡量少吃味道比較重的食物,像是大蒜、洋蔥等,因為那些食物的味道比較難除盡。
6. 如果配戴牙套或是假牙,就要聽從醫師的指示,乖乖地清潔。
7. 有些東西可以暫時掩蓋住不好的口氣,像是巴西里。
中醫如何教你如何保護牙齒健康!
相信人人都想要一口好牙,只要能夠懂得保健的方法,就算步入老年,還是可以擁有健康的牙齒。下面將用條列的方式,告訴你如何保健牙齒。
1. 飯後一定要漱口,把牙垢及食物殘渣清潔乾淨,不讓細菌殘留,這樣才能增強牙齒的抗酸力。
2. 每天早晨醒來和臨睡堅持做上下牙之間相互叩擊。開始時輕叩十幾下,以後還日增加叩擊次數和力量,達到每次叩擊五十次左右。此法能增強牙周組織纖維結構的堅韌性,促進牙齦及顏面血液循環,使牙齒保持堅固。叩齒後嚥下唾液也有利於養生。
3. 每天要做幾次鼓腮的動作,並將舌頭左右轉動,這樣可以使唾液分泌,達到口腔的自我清潔。
4. 用拇指和食指順著一定的方向按摩牙齦,每次10分鐘,可促進牙齦、牙槽和牙髓的血液循環,防止牙床過早萎縮。
5. 要學會正確的咀嚼方式,另外,每天沒事就可以進行牙齒咬合的動作,這樣可以增強牙齦的血液循環。
6. 多補充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,這樣才能保持牙齒堅固。另外,不要吃太多酸辣的食物,否則可能容易會破壞牙周。
7. 每天至少要刷牙兩次,每次都要刷2~3分鐘,飯後也要用清水漱口,要試著把留在牙齒上的食物殘渣清乾淨,如果位置刷不到,也可以使用牙線,這樣才能保持口腔清潔。
哪些食物對於牙齒來說,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?
1. 大蒜、蔥、薑
這三種食物可以抑制口腔中的細菌繁殖,達到喝止的作用。
2. 大棗
日本的研究人員曾經就74種中藥材來做實驗,而在這當中,研究人員從大棗提取分離出夾竹桃酸及烏蘇酸兩種成分,這兩種成分可以抑制蛀牙菌所產生的酶,可以保質口腔中的菌系平衡。
3. 植物油
植物油可以在牙齒表面形成一道能夠保護牙齒的保護層,這道保護層能夠防止牙齒溶解。
4. 枸杞子
以中醫的觀點來看,腎臟好,牙齒就好,而枸杞子就具有補益肝腎的效用,所以對牙齒來說,當然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。而且枸杞子能夠促進纖維細胞及附著的作用,所以對牙齒來說,是不可多得的營養素。
5. 動物的腎臟和肝臟
動物的這兩種內臟,具有豐富的鋅和鐵,這兩種元素被證明可以抑制細菌,所以對於牙齒來說,也具有保護的作用。
- Aug 26 Sun 2012 12:00
【醫師專欄】牙齒問題,一網打盡(上)
許多人時常來電或網路留言, 詢問彭溫雅醫師在某個節目上談論的某個話題
為此小編特別將一些彭醫師在節目上探討的主題整理給大家~
接著就是『牙齒問題,一網打盡』
本症在《黃帝內經》中稱為"齒痛";《諸病源候論》》中又把牙與齒分開而論,上面為牙,下限為齒,有"牙痛"、"齒痛"、"牙齒痛"之分;此後,古典醫籍中,或稱"牙痛"者,或稱"齒痛"者,俱指本症。牙痛時,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齦腫痛的表現。因此,本症與牙齦腫痛有較密切的關係。
齲齒,在古典醫籍中有"齲齒"、"齒齲"、"牙齒蟲"、"牙蟲"、"齒蟲"、"齒蠹"等不同名稱,其引起牙痛也較為常見,故興本症一并討論。
牙齒對我們來說,其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,除了替我們咀嚼食物,還能由牙齒來判斷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,而且一旦引發牙痛,那可是生不如死,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那種無法解釋的疼痛。另外,口腔問題對我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,如果有口臭,對我們的人際關係可能就會造成極大的阻礙,而這影響就不僅僅是生理,心理更會遭受到很大的創傷,所以牙齒跟口腔的健康,是所有人都應該要關注的問題。
牙齒長痛短痛原因大不同?
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有過牙齒疼痛的經驗,人家說"牙痛不是病,痛起來要人命",可見牙痛是多麼折磨人的一件事情,但如果你想要解決這個問題,必須要先區分牙痛持續的時間。
如果是短時間的疼痛,持續時間只有幾秒鐘或是幾分鐘,而且都是在吃東西的時候感到疼痛,這種疼痛就是屬於敏感性牙齒,敏感性牙齒通常是因為牙齒的琺瑯質受損,導致牙齒內部的象牙質露出,在這種狀況之下,會嚴重刺激到牙髓的神經,以致於會感到痠痛,所以只要在清除刺激物質之後,酸痛感其實就會慢慢消退。
而如果是長時間的疼痛,持續時間長達幾小時,而且不吃東西也會感到尖銳性的抽痛,就表示你的牙齒可能已經引發了急性牙髓炎,之所以會導致這種狀況,通常是因為蛀牙太深,甚至已經蛀到牙髓神經,所以有時候在吃冰的東西時,你可能會感到異常地疼痛,或許就是因為引發了急性牙髓炎,這樣的疼痛感範圍可能會擴大到全部的牙齒,甚至會造成頭痛,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,牙痛真是讓人吃不消。
牙痛時有哪些中醫療法?
中醫在治療疾病時,一向重視疾病的辯證,就算牙痛也是一樣,所以中醫在處理牙痛的時,都會先掌握牙齒跟臟腑經絡的關係,再去辨別牙齒各部位的疼痛,及所屬的臟腑,才能夠正確地決定如何用藥。
中醫認為腎主骨,齒為骨之餘,腎陰不足會引致牙痛,症見綿綿作痛,時痛時止,口不臭,齒浮動。牙齒四周乃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所遁行經過的位置,所以牙痛與大腸和胃也有關,因為大腸及胃中積熱,熱邪遁經上行症見口臭、口渴、便秘;或風邪侵襲經絡鬱而化火遁經上行而引起,症見牙痛甚且牙齦腫,伴惡寒發熱;亦因為多食甜酸食物,口齒不潔,垢穢蝕齒引起。
以中醫的角度來看,牙齦炎及牙齦腫脹都是屬於中醫治療的範圍,會造成這兩種問題,根本的病因在於陽明實火,中醫在牙痛的治療上,可以分為實火與虛火,中醫師會先辯證出患者的狀況為實火還是虛火,再提供進一步的治療。
實火: 如果脾胃發現有積熱,導致功能不健全,就會有病因趁虛而入,一旦病因入侵牙齦,就會導致氣血滯留,進而讓人感到疼痛,在這種狀況之下,中醫師一般都會使用能夠清胃退火、涼血止痛的藥方,像是清胃散。
虛火: 如果虛火過旺,可能就會造成腎虛,在這種狀況之下,中醫師一般都會使用能夠益腎補精、滋陰降火的藥方,像是知柏地黃丸。
而若是實火及虛火兼具,在胃熱腎虛的狀況之下,中醫師通常就會使用玉女煎來治療。
除了用藥之外,中醫學當中的一大重鎮-針灸,其實也被使用於牙痛的治療上,透過穴道的按壓,就可以舒緩牙痛,而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止痛穴,經常被中醫師所使用,就是合谷穴,其他像是風池穴、頰車穴,也都適用於舒緩牙痛,所以若是感到牙痛,不妨就可以自己按壓看看。
口中生瘡簡稱"口瘡"。本症在《內經》中稱為"口糜"、"口瘡",或"口瘍"。後世根據其臨床表現及病機的不同,又有"口疳。、"口舌生瘡"、"口中疳瘡"、"口破","口內糜腐"等之稱。但一般在習慣上將口中潰瘍,範圍局限,病情較輕者稱為"口瘡";口中糜爛如腐、範圍較大,病情較重者稱為"口糜";小兒口瘡的發生如與疳積有關者稱為"口疳"。小兒"鵝口瘡"則在兒科另立條目專論。
此外,口角生瘡稱"口吻瘡",俗名"燕口",亦稱"口肥瘡"。雖不屬本症範疇,但其病機相關,前人多列為一類,可參閱本症辨治。
很多人應該都有過嘴破的經驗,有時候也許是自己咬破、或是被牙齒割傷,但有時候卻是毫無來由,要告訴大家,其實這是跟人體的免疫系統有關。有時候也許一兩週就恢復,但有時候或許過了很久還是沒好,而且還越破越多,這都是因為免疫力一直在下降,雖然嘴破並不是大病,但如果一直不處理,還是有可能會引發其他的病變,而且有時候嘴破若是有異常,像是出現了紅白斑腫塊,可能就是癌症的前兆,所以一旦出現嘴破,最好都要先觀察一陣子,一旦有異狀,就要立即就醫。
前面提到跟免疫系統有關,像是在冬天時,或是過勞、壓力太大、營養不均衡時,人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,這種時候就比較容易有嘴破的情形。除了上述情形之外,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B、C時,也容易導致口腔內膜破裂,所以像是貧血患者,或是缺乏鐵質的人,都比較容易會有這樣的情況。另外,嘴破也有可能是因為食物過敏所造成,有些人可能對某些成分的藥物及食物過敏,所以不妨可以先去做過敏原的檢查,再告知醫師能夠服用的藥物。
中醫嘴破預防與處理?
以中醫的觀點來看,之所以會導致嘴破,通常都與自主神經紊亂、內分泌失調、免疫系統失常、或是營養不均衡有關,
一般來說,通常是因為睡眠不足、或是火氣太大,才會有這樣的問題,所以只要多休息、並且避開刺激性的物品,其實就會自行治癒,但如果是因為免疫系統失常所導致,可能就沒那麼容易,需要檢查清楚、對症下藥。
中醫治療嘴破,一樣要先辯證清楚,要分區分為實證跟虛證,因為中醫學認為,經常有嘴破的人,通常都是體質偏寒或偏熱的人,所以中醫師會分辨患者為何種辯證,再提供進一步的治療。
實火: 口腔潰瘍較多,疼痛感明顯,情緒也比較煩躁,容易感到口渴,在這種狀況之下,中醫師一般都會使用能夠清熱的藥方,像是黃連解毒湯。
虛火: 口腔潰瘍較少,疼痛感輕微,睡眠品質差,容易喉嚨痛,在這種狀況之下,中醫師一般都會使用能夠滋陰降火的藥方,像是竹葉石膏湯。
(待續)
接著閱讀 【醫師專欄】牙齒問題,一網打盡(下)
- Aug 23 Thu 2012 17:45
【節目預告】 8/24 中午11:00 TVBS【創富人生】"高鹽高鈉飲食導致猝死!?"
- Aug 21 Tue 2012 20:49
【節目預告】 JET綜合台"女人要有錢" 08/23(四) 晚上7:00首播 【 我就是靠這些抗老保健康 】
- Aug 20 Mon 2012 12:00
【節目快訊】8/25 (六) PM10 CH-56 <健康兩點靈 > 牙痛保健大作戰
- Aug 17 Fri 2012 23:59
【捷報】賀溫亞入選2012FG百大醫美診所
http://fit.fashionguide.com. tw/index.php/clinic/group_ intro/808
都是特別邀請專家達人30位/FG醫美評鑑員100位/ 部落客1,766位/活躍於FG討論區的網友3,730位,
共計四個族群共5,626位皆對醫美療程/ 診所資訊等有相當程度瞭解的評審參與票選,
借助他們專業與公正的評斷力, 票選出真正值得推薦給網友的好診所!
2012年溫亞中西醫醫美聯合診所受到大家的青睞 真的好開心!!
我們未來會繼續努力~請大家也要繼續給我們支持與肯定!
- Aug 15 Wed 2012 01:49
【醫師專欄】冷氣病不要來
許多人時常來電或網路留言, 詢問彭溫雅醫師在某個節目上談論的某個話題
為此小編特別將一些彭醫師在節目上探討的主題整理給大家~
接著就是『冷氣病不要來』
夏天到了,台灣每天動輒35度的高溫,相信沒幾個人受的了,所以每次夏天一到,出門都會聽到每家每戶那轟隆隆的冷氣運轉聲,但是你知不知道,冷氣或許可以為你減緩炎熱,卻也同時為你帶來了很多問題,夏天細菌孳生,病毒經常會纏上你,這其中其實有很多人是因為冷氣吹太多,身體才會出狀況,這就是所謂的「冷氣病」。現在就要告訴你何謂「冷氣病」,還有「冷氣病」該怎麼避免。
愛吹冷氣問題多多,可能會引發哪些症狀呢?
1. 過敏、氣喘
溫差太大及低溫,其實經常會引起過敏的症狀,不只是過敏體質的人,非過敏體質的人也可能會有一樣的症狀,因為低溫及溫差,會影響到氣管、鼻腔,進而造成一些呼吸道的問題,像是咳嗽、打噴嚏、流鼻水等,嚴重甚至可能會引發氣喘的症狀。
2. 頭痛、肩頸痛
溫差大其實是造成頭痛的一大原因,如果從很熱的室外,突然進入溫差達10度的冷氣房內,就有可能會導致頭痛。而如果長時間待在冷氣房,不只頭痛,可能還會造成肩頸痛,因為工作疲勞,導致肩頸僵硬,如果又一直吹冷氣,就會導致疼痛。
3. 關節痛
如果長時間讓冷氣直吹,關節部位可能就會引發疼痛,因為缺少肌肉及脂肪保護,如果長時間吹冷風,就更容易產生酸痛感。
4. 皮膚產生癢感
在過度乾燥的環境中,會讓皮膚產生癢的感覺,如果本身有皮膚問題,像是異位性皮膚炎,就要更加小心注意。
5. 循環、消化系統出問題
在低溫的狀況下,人體的新陳代謝跟腸胃的運作可能都會減弱,而這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消化及循環系統,如果本身血液循環就不好的人,或是有手腳冰冷症的人,這樣的問題就會更嚴重。
6. 眼睛乾澀
開冷氣也會降低環境的濕度,如果長時間處於過度乾燥的環境下,可能就會導致眼睛乾澀,尤其是老年人、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、以及戴隱形眼鏡的人,眼睛乾澀的症狀會更嚴重,甚至還可能會導致眼球發炎。
中醫幫助預防,緩解冷氣病六大招
1. 保暖要做足、多站起來動一動
長期受到低溫的攻擊之下,保暖當然是很重要的工作,像是喝薑茶、溫開水,穿外套等,都是必備的措施,但是薑茶也不能喝太多,否則會讓體溫流失。工作之餘也要多找時間,讓自己站起來活動一下,這樣不僅可以達到保暖的效果,也可以活動一下肩頸。另外,也建議大家冷氣的溫度最好不要低於攝氏25度,而且在冷氣房內,最好不要喝冷飲,因為冰冷的飲料+冰冷的環境,恐怕會讓冷氣病更加嚴重。
2. 不要把冷氣對著自己直吹
因為直吹容易導致頭痛、關節痠痛,所以最好要避免。
3. 在身邊擺一杯水,並且多眨眨眼
擺放水在旁邊,可以增加周圍的濕度,眨眼睛也可以保持眼睛的濕潤。另外,盡量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、看書,要多讓眼睛休息,多看遠處,不要一直工作。在乾燥的冷氣房內,不要戴隱形眼鏡,否則會讓眼睛更加乾澀。
4. 在冷氣房中戴口罩
只要戴著口罩,就可以減緩呼吸道的不適感,如果有過敏性鼻炎,或是本身是氣喘患者,更建議這樣做。另外,建議大家要經常更換冷氣的濾網,因為濾網上堆積的灰塵,會讓呼吸道疾病更加嚴重。
5. 分段式進入冷氣房
因為溫差其實是引發疾病的一大原因,如果你從酷熱的室外,突然進入冷氣房,身體可能會產生不適感,所以可以先進去幾分鐘,再到戶外的陰涼處待幾分鐘,像這樣反覆進行,讓身體去適應低溫,就可以減緩冷氣病的症狀。
6. 要懂得積極保濕
因為冷氣房內的乾燥,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癢,甚至還會起疹子,所以建議大家都要積極保濕,盡量使用比較清爽的乳液,但如果起了疹子,還是要立即就醫。
彭溫雅醫師日常小叮嚀
1. 對於冷氣病的患者,其實中醫的食療也很有幫助,這類的患者都是受到惡寒,所以建議要服用生薑紅糖湯,就能夠幫助趕走寒氣。
2. 有一些穴位也可以介紹給大家,合谷穴、風池穴、百會穴,這些穴位都有助於減緩冷氣病,建議大家可以經常按壓。
3. 開冷氣的時候,建議大家不要把窗戶跟門關緊,留一點縫讓空氣可以流通。
4. 不要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內,多到戶外活動筋骨,順便讓自己呼吸新鮮的空氣。
5. 如果身上有汗水,就不要直接進入冷氣房,要先把汗擦乾,否則風邪很容易會入侵身體。在冷氣房內也要穿著外套,注意保暖,以免感冒。
6. 最好不要喝冰飲,多喝溫水為佳。
- Aug 13 Mon 2012 15:18
【節目快訊】8/14(二)6、10點 超視CH-33<食在有健康>" 酷熱天氣該怎麼降火氣? "
- Aug 09 Thu 2012 14:23
【新書上架 】順著24節氣 排毒養身
彭醫師的書終於買得到了!!!!
四季寒熱溫涼變化,時時影響著人的體質,所以隨著二十四節氣反應的季節更替,人體也順應著表現出不同的身體狀況;寒、熱、虛、實不同體質的人體,隨著大自然的循環,也表現出不一樣的生理狀態!人體只有適應大自然的規律養生,才能增強五臟六腑的適應能力,達到內外環境的統一與健康長壽的目的!
從「自評體質法」開始,先瞭解自己的體質,再找出最正確的節氣排毒法,讓自己健康又健美!
寒性體質的人,立夏時節可以多吃生薑緩解疲勞、改善失眠;
熱性體質的人,立夏時節可以多拍打胳肢窩,緩解身心壓力;
虛性體質的人,立夏時節可以多按壓足三里穴排除體內水腫;
實性體質的人,立夏時節可以多吃苦瓜,降血糖又能降血脂!
讓不同體質的你,照著節氣輕鬆健康又健美!
作者 彭溫雅
出版日期 2012.8.13
全省各大書局及網路書店即可購買
一起跟著彭醫師
順著24節氣 排毒養生吧!!!
- Aug 08 Wed 2012 22:02
【最新活動】溫亞美膚祭 淨膚雷射1999~ +1還有術後保濕修護導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