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小滿時節,天氣悶熱身體也容易感到不清爽。(示意圖/記者李鍾泉攝)
圖、文/摘自《跟著彭溫雅遊台灣--台灣本土藥材四季養生地圖》
小滿,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,在每年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間開始,曆書記載:「斗指甲為小滿,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,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,故名也。」的意思就是說小滿時節,許多作物均已結果、開始灌漿飽滿,但尚未完全成熟,所以稱為小滿,所以此時氣溫明顯升高,預告著天氣將比立夏時更濕、更熱、更悶,尤其雨量將會明顯增加。每年立夏時節,梅雨鋒面經常一波波的由中國南方一到台灣上空,造成強風豪雨,同時台灣也開始吹起又濕又暖的西南氣流,人們經常會感覺體內熱氣及濕氣悶住,散不出去,身體不清爽,東西也容易發霉。
中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:「一候苦菜秀;二候靡草死;三候麥秋至。」意思就是指小滿時節苦菜已經是茂盛生長,中醫說,吃苦入心,化燥傷陰,適當的苦味可以降心火,解除身體濕熱不出的煩悶感,但苦味食物千萬不可以多吃,以免損傷脾胃,影響人體陰液,導至噁心嘔吐等不適。小滿時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也因為烈日照射,而漸漸枯萎,取而代之的是逐漸成熟的小麥。小滿時節的起居也應順應陰陽消長的規律,晚睡早起,已順應體內陽氣的生發,同時可以做些怡情養性的活動,下下棋,寫寫書法,以陶冶性情。
牛蒡
牛蒡學名為Arctium lappa L.,為菊科牛蒡屬二年生草本植物的根,起源於中國、印度、歐洲地區,於日本、北美洲地也有,台灣主要從日本引進,主要產區分布於屏東、台南、嘉義、雲林等地,牛蒡在中國長期作為藥用,因為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,能有效改善便秘;富含的木質素可以預防大腸癌;菊糖成分能夠穩定血糖,經常食用也有抗衰老的作用。相傳牛蒡被視為可增強男人體力及補腎壯陽的聖品,所以日本婦女如果從市場買牛蒡回來時,一定要把牛蒡藏在菜籃底下,以免被看到,引人遐想,所以有「疼某菜」之稱呢!
體質燥熱的人在小滿時節,可以多吃牛蒡來增強體質。牛蒡的纖維可以促進大腸蠕動,幫助排便,降低體內膽固醇。西醫認為它還具有利尿、祛痰止泄等作用外,對於便秘、高血壓、高膽固醇症的病患有幫助。牛蒡保肝保健的功效則源自於多酚類物質,多酚類植化素能提升肝臟的代謝與解毒功能,進而促進血糖、血脂的代謝;同時牛蒡含的各種礦物質也可以幫助穩定情緒;同時所含的胺基酸能幫助我們補充體力,同時還有減重的效果,不過能幫助瘦身的部位,是牛蒡又粗又硬的外皮中,所含的皂苷成分,建議在感冒上火時不宜多吃,腸胃功能不佳時也不宜多吃,同時牛蒡屬於高鉀食物,腎功能不佳及有糖尿病腎病變的人都要小心別吃太多唷!
冬瓜
冬瓜學名為Benincasa hispida Cogn,是葫蘆科草本植物的果實,主要產於亞洲熱帶地區,原產於中國和東印度,據記載中國於秦漢時代已經開始栽種,十六世紀時傳入歐洲,十九世紀時傳入美洲,目前世界各地都有栽種,台灣以彰化縣、屏東縣、台東縣栽培較多,其次為雲林縣、台北縣及嘉義縣,常見品種有白殼大冬瓜、青殼長冬瓜、細長大冬瓜等三大類,原則上以外皮好像灑上一層白粉般的冬瓜的品質最佳。
冬瓜是小滿時節消暑退火的好食材,所含的維生素C經水煮後也僅稍許流失,且含有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堆積的丙醇二酸,及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葫蘆巴鹼,可說是小滿時節瘦身減重的最佳食材呢!冬瓜還含有許多能幫助細胞活化的物質,不但能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,又能抑制黑色素形成,也是夏天美白防曬的好食材唷! 冬瓜籽更是含有對皮膚有益的蛋白質和瓜氨酸,幫助去斑、美白的效果更勝於冬瓜的果肉呢。由於冬瓜籽的顆粒硬,並不容易食用,建議煮成湯汁飲用,可將整顆冬瓜洗淨,連皮帶籽切成小塊,加入適量水和砂糖,以中火煮開後,改小火熬煮,至湯汁略濃且顏色略呈褐色即可。這樣自製的美白消腫「全冬瓜茶」,不僅在夏季炎熱的小滿時節,達到生津止渴的效果,同時又衛生健康無負擔呢!
體質偏實的人在小滿時節,可以多吃冬瓜來清熱健脾,又祛濕。中醫認為冬瓜味甘淡性涼,具有潤肺生津,化痰止渴,利尿消腫,清熱祛暑,解毒排膿的功效,對於暑熱口渴、痰熱咳喘、水腫、腳氣病、糖尿病、痤瘡、面斑、痔瘡等,均有助益,不過冬瓜雖可清熱降火,但寒性體質,飯後腹脹不適的人也不宜多吃,可以加點薑,中和冬瓜的寒性,避免傷及腸胃。
藿香(中藥材)
藿香的學名為Pogostanmon cablin,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或辦灌木植物廣藿香,全草地上莖的部分乾燥後製成,主要產於中國、印尼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等地,台灣早期醫藥資源不足的環境下,廣藿香幾乎是家家必定種植的藥草,其具有肥厚的肉質葉片,葉面佈滿密密的細毛,並具有濃郁的特殊香氣,相當容易種植,因為此植物喜高溫,耐熱、耐旱又耐陰,是非常容易入門的植物。東南亞地區將廣藿香作為殺菌、驅蟲、放鬆身心的香草藥物使用,用於一些頭痛、腸胃不適、嘔吐、腹瀉等情況,甚至發展許多經濟價值,提煉成精油使用。
中醫認為藿香性平味辛苦,具有鎮靜及收斂的作用,臨床上經常使用於感冒、發燒、咽喉炎、扁桃腺炎等症,外用還可用於刀傷、燙傷及輕微發炎症狀。在處理蚊蟲咬傷的時候,通常只需取一片新鮮的廣藿香葉片,用力搓揉出特殊氣味後,直接塗敷在蚊蟲叮咬處,便能很快消腫、止癢。體質虛寒怕冷的人,在小滿時節,可以多吃一些溫性但不宜過燥的食物,例如藿香,來增強體質。健胃祛濕佐又能適當散寒的食材,非藿香莫屬,此唇形科植物主產於廣東、海南等地,通常在夏秋季枝葉茂盛時採割,切斷生用。藿香一般為芳香化濕藥材,主要治療濕阻中焦之脘腹痞悶、食欲不振、嘔吐、泄瀉、外感暑濕之寒熱頭痛等。入菜可做烘蛋,取雞蛋一顆、藿香三十克,兩者先拌勻後,以平底鍋加點橄欖油煎熟即可,尤其對腸胃炎、腹脹、口腔潰瘍等病症有預防的作用。
少陰--手厥陰心包經 勞宮穴
在小滿時節可以多按摩「勞宮穴」養生。勞宮穴位於手掌中央偏上方處,取穴時掌心朝上,握拳,以中指屈向掌心,指尖所到之處即為此穴。穴位位於第三、四掌骨間直上,勞宮穴在中醫認為是可由人體主控的出入氣穴,不論氣功的出氣、採氣都是以本穴為主,所謂的「掌風」指的就是由本穴出入的氣。平時自我保健時,可以拇指指腹點按另一手手掌心的位置,點按時力道較強,而且施力是由輕而重施力,輕緩地點按後,輕鬆抬放。經常按壓可以促進血清素分泌,進而使情緒恢復穩定,讓身體舒壓,也可以兩手掌相對互相摩擦搓揉,至產生微熱感,特別是因為工作繁忙,情緒起伏較大時,試試按壓手心的「勞宮穴」,會有舒緩身心的效果。
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彭溫雅醫師部落格,收錄在《跟著彭溫雅遊台灣--台灣本土藥材四季養生地圖》,台灣商務印書館。
作者/彭溫雅
現為溫亞中西醫聯合診所所長,「中醫為體,中西併用」。 專長:漢方減重、穴位埋線瘦身、中醫豐胸、免疫系統疾病、婦科調理、難受孕體質調理、腸胃調理、轉骨調理、皮膚科、過敏性疾病等症狀。
原文網址: 「小滿」必學養生術 「3食1穴」除濕、解熱又防病 | ETtoday健康新聞 | ETtoday 新聞雲 http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60520/701655.htm#ixzz49T69oWfb
Follow us: @ETtodaynet on Twitter | ETtoday on Facebook